查看原文
其他

闵行这家医院火了!那么多顶尖高手奔TA而来要干嘛?

2017-08-09 报道比报纸更精彩 闵行报社



闵行报记者 龚炜斌 陈美玲丨文


去年4月“华山-五院-闵行”医联体正式建立以来, 很多人都感觉五院变了!


华山医院派驻学术主任和特聘教授17名、与IBS联合引进双聘PI(学科研究员 )11名、引进学科带头人4名……


哈佛医学院、耶鲁大学、梅奥医学中心、克利夫兰医学中心、范德堡大学、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、剑桥大学……都有优秀的五院人的身影。



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家百年医院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呢?


先来听几个小故事


来自福建的林女士在老家挂华山医院皮肤科的专家号几个月了,但始终未能如愿,最后还是五院的“掌上医院帮了她的忙,也因此她知道上海有个叫“医联体”的好东西。


年初,马桥社区的全科医生通过双向转诊平台,使社区里一个重症感染患者得到成功治愈,14名家庭医生亲笔联名给五院写了表扬信。


34岁的年轻女性患者杜某,突然出现失语、右侧肢体完全瘫痪,送到五院救治,患者从到达急诊大门到用上溶栓药物仅用了30分钟溶栓结束后患者恢复至接近正常。



这样的五院是不是令人刮目相看!确实,仅1年多时间,全新的“区校共建”模式,不断彰显的“患者至上”理念,还有医联体大学科建设稳步推进、服务能级层层递进、诊疗水平不断提升,五院正在逐渐变得强大起来。


五院党委书记施晓军(右二)、院长吕飞舟(左二)和班子成员


患者至上:为更多群众添福音


改变往往从细节开始,患者则是所有变化最直接的受益者。


如今,通过五院掌上医院,患者可以直接预约华山医院和五院专家,能使用微信、支付宝支付。不仅如此,医院新搭建的医联体闭环管理平台,能做到第一时间告知家庭医生签约对象情况。好多次,出院病人刚进家门,家庭医生的电话就打来了,这样及时的关照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康复良药。



把最大的方便交给患者,也把最高的评价权交给患者从去年上半年开始,医院所有服务窗口增设患者满意度调查,一个小小的评价器,体现的是对病人的尊重。会不会有人不按?院方的回答是:不评价也是一种评价!出现“差评”怎么办?医院明确,查实的纠纷投诉,评优评先、晋升晋级、课题申报一票否决!


以人为本,每逢年中和年底大会,院长吕飞舟的PPT报告首页总是这几个大字,这也是五院所有改变的根本动因,把敬畏生命当作医务人员的第一准则,也是最高准则。


这一点,深深改变了医院工作的方方面面。今年1月,医院克服重重困难,研究出医院信息化血糖管理系统,这在全国都是项开创性的工作。


内分泌科主任刘军解释说,以内分泌科医生监测调控为主,外科床位医生护士配合的血糖管理模式,使得院内任何科室的住院病人的血糖信息,内分泌科医生都能远程监控、随时关注,这样一种临床创新,挑战的是自我,保障的是患者的生命安全。



血糖信息远程监控及时高效


所有的努力都不会白费。翻开医院2016全年和今年上半年的医疗业务指标,门急诊人次、出院人次、住院手术人次、床位使用率同比都呈现继续上升态势,医联体的推进、华山专家的引入、医疗护理服务水平和能级的提升等都起到了明显的带动作用。


团队至上:让每个员工增信心


经历145年来罕见高温,今年上海就像个大蒸笼,但在五院走走,总感觉“白大褂”们脚步轻快,神清气爽,自信满满。


这种自信不是空穴来风,本着优质医疗服务必须有高端人才,优质人才方能成就医院发展的宗旨,五院在队伍建设上使出了“洪荒之力”,或借船出海、或自身造血、或筑巢引凤,重培养、重扶持、重引进全院上下全面形成一股学习之风、进步之气、团队之力。


五院医生在海外研修


“五院硕博比例在12%,单独跟三甲医院比,我们在很多方面都有差距,但如果激发起每一名医护人员的使命感和荣誉感,努力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,加强各学科间团队协作,我们就会有优势。”吕飞舟说。


“医院发展,人才是本,我们积极鼓励院内的人才在本院或到院外把硕士、博士读出来,培养他们的临床思维能力;还在原有的院优秀中青年业务骨干出国研修计划的基础上,努力依靠华山医院的平台,把优秀的年轻人送到国际知名大学和医学中心去学习深造。”


五院已形成一股学习深造的风气


如今,在哈佛医学院、耶鲁大学、梅奥医学中心、克利夫兰医学中心、范德堡大学、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、剑桥大学……都有优秀的五院人的身影。国际应急管理学会委员会(TEMC)项目、哈佛医学院全球临床学者科研培训(GCSRT)计划……学成归来者“整个人气场都变了”,更多人跃跃欲试。


一位优秀青年骨干在接受老外面试时意外卡壳,院领导急得不行,千方百计,争取来一次额外的面试机会,最终如愿通过。为什么这样做?院领导给出来的解释是:我们就想呵护好年轻人的自信,让他们带着信心走得更远。


至于筑巢引凤,可说的事就更多了。去年以来,围绕医联体大学科建设,华山医院派驻 42 31693 42 13559 0 0 4552 0 0:00:06 0:00:02 0:00:04 4551术主任和特聘教授17名,五院引进了4位学科带头人,他们都有着国际化的视野、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突出的科研能力。


普外科主任柯重伟,是上海最早的“微创人”,在他带领下普外科开展的微创消化道肿瘤诊疗量同比增长超过40%;同时,强强联手的多学科诊疗模式(MDT),采用多学科联合手术,跨越学科界限,实现疑难疾病患者的利益最大化。


柯重伟(右一)是上海最早的“微创人”


神经内科主任吴丹红,上半年脑卒中静脉溶栓数已经突破30例,课题《脑卒中智慧医联体平台及区域性示范应用》获2017年上海市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立项;心内科主任徐迎佳引进后,射频消融例数突破50例,比去年翻了十倍多……


发展至上:给临床研究加砝码


今年7月7日,对五院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,当天副院长洪洋与两位引进人才——陈振国、孙蕾夫妇签署为期三年的双聘PI协议。PI是学科研究员的简称,而陈孙夫妇无疑是PI中的佼佼者,他俩在表观遗传和结构生物学领域有着非常优秀的造诣,为此,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(IBS)为他们购置了上亿的高端大型仪器,希望通过与五院的合作,建立国内领先的技术平台。


至此,五院与IBS联合引进的双聘PI已经增至11人,他们中有国家杰青、中组部青年千人、973首席科学家、863首席科学家


陈振国、孙蕾夫妇(前排中间)


中科院院士、IBS院长葛均波教授特别看重与五院的合作,IBS有很多高端人才,他们有非常强的研究能力,但单纯做研究科研成果转化很有限,五院的临床医生有想法但没精力,或者有想法没平台,而双方的合作,能够通过跨界、交叉、转换,对接,激发灵感、碰撞智慧,在临床基础研究方面收获成果。


“我相信,这些双聘PI会很快会被激活,快则半年,慢则一年。”吕飞舟告诉记者,通过签约,引进科研“大咖”,一定会把医院发展带到一个新的高度,并产出好的研究成果,拿到国家级的项目,为临床研究培养更多人才。


现在不是很强大,但强大肯定在未来 


对话


闵行报:“华山-五院-闵行”医联体建设启动到现在,已经一年多时间了,你怎么看待五院的今天?


吕飞舟:五院出身名门,是“大家闺秀”,有很好的底蕴,也有非常优秀的年轻人。现在来说,五院还不是很强大,但强大肯定在未来


闵行报:这也是五院不断加大队伍建设的原因吧?


吕飞舟医院发展关键还是靠人。作为一家大型教学医院,五院38个科室中有非常不错的带头人,但是还不够,所以我们一直在花大力气培养、引进、使用一批自身能力强、带队本领高、团队意识足的科室主任,让他们把梯队带出来,把人才带出来。包括我们正在建设的医联体大学科,普外科、心内科、神经内科、麻醉科等等,都是涉及常见病、多发病的诊疗,老百姓得了病,在当地走不掉,也没有时间走。所以建好大学科,带动小学科,本质上是造福一方百姓。


闵行报:你似乎特别重视学习?


吕飞舟医学是需要一辈子学习进步的工作,今年不学习,明年就会落后,会遭淘汰。比如脊柱外伤,指南里说大剂量激素冲击对神经有保护作用,几年前被质疑,现在被证明无用。如果你不去学习,还是照老套路做,就会跟不上现代医学的发展。所以我一直跟大家讲,每天不管再忙,也要坚持不懈地学习,一天能看1小时书,365天,每天进步一点点,长征永远在路上,就会获得大进步。


闵行报:你觉得自己带给团队最好的东西是什么?


吕飞舟自信。相信团队,相信每一位员工的聪明才智和潜能,真心喜欢自己的团队,为此全心全意投入,同时让下属从内心里感受到你的信念、责任与使命感。希望让每一位员工对医院的发展前景和自己的职业规划充满信心。


闵行报:你眼中五院的未来是什么样的?


吕飞舟:依托大紫竹,上海南部科创中心建设,再加上虹梅南路高架、地铁5线号延伸等等,都为五院打造成闵行南部医学中心提供了强大的区位优势。希望五院能有较高的医疗服务能力,能为整个区域的老百姓、为闵行的科创中心建设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。我们正朝着这个目标努力,争取每年都有改善,不断有进步。


猜你喜欢


虽然只有区区数百米,但每条”断头路“打通都是一项大工程,这里就有几条


闵行的筒子们请注意:这些人你的户口簿要尽快去换啦!


福利:小编送你2017上海书展门票!


2年前数万人为他们热情投票点赞,现在你也可以成为他们中的一员


闵行区近期干部任免情况公开,看看有你认识的么?


闵行或将新添一条市级林荫道!全区市级林荫道最多的街镇你知道吗?


(本期编辑 崔松鸽 李成东 陈春兰)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